河下小学始末记
文章:任 慧
朗读:何新燕
作者简介:
任慧:1940年8月出生在河下古镇城河街。1953年小学毕业,同年考取淮安中学,就读六年,1959年高中毕业。1960年春考取甘肃科技大学物理系。1961年9月学校停办,回到家乡后被淮安县淮城医院录用,并保送到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学习医学检验。她没学习过医学基础知识,就到旧书摊上买几本医学中专课本回来自学。学习结束回到淮城医院,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,她创办了检验科,被任命为检验科主任。后医院更名为淮安市第二医院,再后来二院并入淮安区医院。因工作积极,曾多次受到表彰,荣获奖励证书。1984评为检验师(初级职称)。1989年被评为主管检验师(中级职称)、共产党员。1995年退休。
朗读者简介:
何新燕:英语教师,爱好朗诵。全民阅读声动淮安阅读会骨干成员,淮安市朗诵之友俱乐部群管。
河下小学始末记
任 慧
河下古镇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名镇,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。早在元代,河下古镇的儒学就发展很快,山阳县儒学就设在河下,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才迁入县城。明清两朝河下古镇就出了状元,榜眼、探花,出了13位翰林,67位进士,150多位举人。民国年间这儿仍是私塾学堂林立,前清进士、举人、秀才的后人传授着儒家学说,培育着一代代古镇后生。
一
1932年春,淮安县教育局决定在河下镇兴办一所中心小学,委派教委沈树芝(河下人)兼任校长,校址设在河下古镇茶巷大街三官殿内。并指派刚从淮安师范学校毕业的任怀曾、沈恕知、张来朝、陈九龄4位同学(均系河下人)着手筹办。
三官殿,原名古天兴观,始建于唐,修建于明清,是河下古镇最大的道教教场,历史上香火旺盛。在三官殿开办河下小学,即所谓“洋学堂”,改道观为学校,这对于有2000多年传统儒学教育的古镇来说,是不可思议的事情,不学三字经、千字文了,改学“国文”了,学洋人的东西了,学阿拉伯文字了,古镇上不少人不理解,对于从事教书育人的私塾先生们来说,更是不能接受的,因为触犯了他们的切身利益,有些地方士绅也借机闹事,掀起了一场抵制办学的风波。
任怀曾等人根据领导指示,在改道观为校舍的过程中需搬迁神像,由于这些泥塑木雕的偶像年代久远,搬运时难免有碰断损坏的现象,有人就借机大做文章,说什么这是对菩萨神灵的大不敬,凡渎犯神灵者,必遭灾祸。
有位叫丁正邦的,依仗自己有后台,带头闹事,说什么“三官殿的神像都有金心银胆,大殿宝顶里还有珍珠、玛瑙”,并煽动说:“他们借办学为名,实际是盗宝。”进而更露骨地对闹事人说:“我正愁无人出头,你们来得正好,明天将任麻子(任怀曾面孔微麻)绑起来,追问财宝下落,然后到河北沈树芝家查抄,天塌下来由我丁某顶着。”
闹事人得了丁的旨意,顿时胆壮气粗,企图浑水摸鱼,便去串连了“安青帮”的师兄弟。第二天一早,他们纠合了一帮人将任怀曾捆绑起来吊打,逼任怀曾交出“财宝”。任连呼“冤枉”,于是这伙肇事者将任怀曾蒲包套头,五花大绑用绳牵着,一时聚众百余人,鸣锣吆喝,到河北沈树芝家中又闹了一个上午。
沈树芝遂将这伙暴徒寻衅闹事情况报告教育局长牛万青,牛当即请县长林少和采取措施,予以制止。当日下午,县长派一名警备队分队长带数名士兵,护送沈树芝回河下,向群众宣传解释,以平息这场风波。沈树芝到达三官殿,闹事者根本不让沈树芝开口,甚至要将沈树芝扣留,扭打成一团,官兵也制止不住。最后由河北的团董吕天文到场,一再劝解,才将沈树芝和任怀曾放走。这时沈的眼镜被打碎,身带伤痕,衣帽俱被撕毁。学校没有办成,反而遭来一场无妄之灾。并引来一场长达三年的官司。
因办学而引起的风波,经过三审诉讼,历时3载,河下中心小学的创建,无端地耽搁了3年,直到1935年暑后,民国政府才决定,将罗家桥西面的枚里小学,改名为河下中心小学,任命徐伯平为校长,盖建了新校舍、大礼堂和大操场。
二
抗日战争期间,河下小学停办了几年。抗战胜利后,1945年民国政府在罗家桥重新开办了河下小学,任命任怀曾为校长。1947年,河下镇解放后,民主政府又在古镇东部估衣街粉章巷“联云道院”内,开办了相湾小学,姚春扬先生任校长。
1948年11月,淮安解放后,人民政府将罗家桥的河下小学又开办了,任命一位罗姓的女士担任校长。1950年,相湾小学并入河下小学,校址设在三官殿里,改造殿宇,建新校舍。此时的河下小学规模很大,还设有初中班,远近闻名。淮阴、涟水、洪泽等外县的学生,淮安城内、徐杨、黄码等地的学生,纷纷来河下小学就读。1952年,淮安县教育局将河下小学更名为淮安县实验小学。任命周佃鹤、周岐、夏君早3位先生为校长。
河下小学从1952年更名为“淮安县实验小学”,直到1966年,10多年里培养出了很多人才。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教授、高级讲师、小学校长、中小学高级教师;有从事医务工作的主任医师、医院院长和医学检验师;有从事商业的精英;有从事水利、建筑行业的工程师;有在国家部委工作的正司级干部;还有杰出工人和农民。他们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才智!也为母校增了光!
三
1966年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后,将实验小学更名为红卫小学,接着就停课闹革命!有的老师被批斗,有的老师坐监狱致死。校舍也被砸毁不少。学校遭受到严重的破坏!
后来虽然复课闹革命,但有些教学比较好的老师,调到城里的小学去了。于是河下的大多数市民,也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里的新安、附小等小学去上。最后一年级招生20个名额都没有收齐,其他年级的学生也有些转到城里的小学就读去了。就这样河下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越来越少了,县教育局就把河下小学停办了。一个好端端的学校,一个远近闻名的学校,就这样湮灭了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后,教育局还想把“实验小学”这个校牌用起来。开始准备把新安小学改为实验小学,但新安小学是有抗日革命传统的名牌小学,不能改。勺湖小学又是淮城镇的中心小学,也不能改。不久淮安师范学校迁到淮阴,与淮阴师专合并。淮师附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,于是就把附小改成了淮安区实验小学了!
如今,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竟然连一所小学都没有了,实在令人遗憾啊!
稿件来源:
《河下往事》第一辑第159-162页